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學術的陷阱

課堂上,從荷蘭來的學者侃侃而談新加爾文神學的發展,從一開始我全神貫注在聽課,到神遊四海,最後則是網遊博客。一個又一個沒聽過的名字,一句又一句「深刻」的話語,每個英文字都聽得懂,但組合起來卻又像一個新的語言!

下午要和這位學者喝咖啡,還不知道要聊什麼。或許,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問題,每當要和人約見面,就在想要談什麼。從工作的角度來說,這很重要,如果不知道見面要談什麼,幾乎等同於浪費彼此的時間。但從交朋友的角度來說,如果見面只為了談事情,那麼當沒有事情可談時,友情也就結束了。今天下午要和這位學者見面,到底是工作還是交朋友?對一個博士班學生來說,和學者交流是工作,還是交朋友?

這位學者提到一個名字,停頓了一下,看著全班學生疑問的眼神,他問了一句:「你們聽過這人嗎?」沒人回答,身為華人,長輩問話不回答是不禮貌的,因此我不好意思的微笑加搖頭。我發現了一件事:聽不懂的可能不只我一個華人,很多美國同學可能也在神遊!我不禁想,如果一個不到10人的博士班學生都沒聽懂,那麼課堂所談論的神學對於正常基督徒又有多大的關係?

這會不會是學術的陷阱,一方面需要鑽得深,深到一個地步,能和你對話的人已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又要透過批判來提出別人的問題,進而論述自己比別人有理。我在想,博士班的訓練到底是在訓練什麼樣的人?前者像是在訓練「科學怪人」,後者又像是在訓練「反叛權威的青少年」。深奧的專業術語使得學術研究和正常人的生活無法連上線,因為所用的語言不同。

到底學術這玩意是在訓練什麼樣的人?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華人教會反智傾向的根源

大學以來,我一直認為自己有「反智」的傾向,特別對於神學。雖然我讀了一個道學碩士,但我始終沒有忘記當初去讀得原因之一是要證明道學碩士和能不能牧會不見得有關係。

在讀西方神學的著作時,總覺得很生疏,好像神學家是活在另一個世界,和我的世界是脫鉤的。閱讀神學家的著作,成為向老師交差了事的負擔。

華人教會好像普遍也和我一樣,對神學教育抱持著保留的態度。於是各式各樣「門徒學校」被創立,目的就是想擺脫傳統神學院的教育,開創一條新路,為教會培養好牧者!

最近有一個小小的假設,好像解釋了自己和華人教會反神學的傾向。我們反對的,不是神學,而是「歐陸的神學方法」。歐陸的神學方法深受希臘哲學的影響,強調對話和辯證。但對華人來說,我們的傳統學習法不是辯證,而是「融合」。想想東西方的兩大名師吧,亞里斯多德作學問的方法是找人對話和辯論,透過這個過程,去發現所謂的真理。但孔子呢?我的國常識試很糟,不敢多講,但從有限的印象,好像就是他和學生分享一些自己的體會和處世原則,然後學生就接受,透過個人的生活經驗去增加、修正或沿襲老師的理論。

與其說我反神學,不如說是對西方神學論述的水土不服。與其說華人教會反神學,不如說是對西方神學方法有距離感。

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貧窮

"The world is not fair. After all, we people are selfish creatures; we think ourselves first and only later...about others." (Daniel McFadden, 2000 Nobel Prize winner for economies)

小時候我一直相信,人只要努力,就可以出頭。一個人窮,是因為他不努力,不上進。現在想起這些話,像是天方夜譚,太過簡化,一下子把世界所有人的貧窮都歸咎於他們不努力,不上進;然後我們這些中產階級以上的人就可以心安理得繼續過自己的生活,因為我們是「努力的人,上進的人」。

諾貝爾經濟學得主McFadden在談論為何這世界有人富有,有人貧窮時,做出一個難以讓人接受卻平凡無奇的結論:為何這世界有富人有窮人?因為這世界本身就不公平,而且人性是自私的。

當我和我太太分享這結論時,她說這個我本來就知道阿!也是,當我看到兩個不到三歲大的小外甥在搶玩具時,就發現McFadden的結論不需要一個諾貝爾獎得主的頭腦也可以看得出來。

因此如果真的有個方法能解決這世界上所有貧窮的問題,有個根本的東西要面對,那就是人類「自私的天性」。但我決不是說不需要經濟改革、土地改革、政治改革....而是說,某些改革可以減緩人類自私帶來的後果,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We want to be happy...Buddha's recipe for happiness is stunningly simple: Try to become a good person." (Dalai Lama)

西藏的宗教與政治領袖達賴喇嘛是許多人尊敬的宗教導師,在一篇題目為「What is Love?」的短文中,他提到人類在追求快樂,而金錢、名氣....換不到快樂,要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成為一個好人,而達賴喇嘛對好人的見解是,一個有愛的人。如何成為一個有愛的人呢?達賴的回答時,從改變心中的態度和思考方式開始,關鍵在於操練「同理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感受....進而學習去愛他;透過人與人之間共同的聯繫著手,去愛每一個人,包括仇敵。

先放下宗教信仰的不同,我很佩服達賴喇嘛的見解。他看到外在的事物無法使人快樂,也看到唯有「愛」才是通往快樂的大道。達賴喇嘛的愛並不只是一套學說,他也在政治上試著展現這樣的愛。

我不知道達賴會怎麼解釋「唯有透過愛,人才能真正快樂」。是透過經驗?人生的體悟?但如果愛是建立在要讓自己快樂的前提上,這樣的愛在本質上是自私。而如果愛是建立在人類的共同連結上,透過同理去找回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進而從愛自己而學習去愛別人,這樣的情操很偉大,但是每個人真的都可以用這種(無私的)「愛」自己「愛」別人?這樣的愛真的可以在每個人身上找得到?

耶穌的門徒約翰曾經寫過一句話:「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人與人相愛的基礎是建立在神對我們的愛,而不是建立在要讓自己快樂。

如果這世界上沒有一位創造主,那麼人類的「愛」不過就是人類發明的一個「遊戲」,用來滿足自己。如果這位創造主不是愛的源頭,那麼人類的愛就只是一個被創造出來的需要,填補創造主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無私的愛無法自私的動機。除非先有一位無私的神愛我們,我們才能無私的去愛自己和身邊的人。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人離不開宗教

"For man is so made that, having lost all metaphysical religion, he transposes the religious into the social, he puts his social life on the altar." (Thomas Mann [1875-1955], German novelist)

對我來說,國家的教育真的很成功,怎麼說呢?!小時候的我打從心裡相信大陸同胞是活在水深火熱中,而且有一天我們要回去解救他們。當看到國旗緩緩升起時,心中就感到一股驕傲和認同感,想到多少人為了建立一個民主國家而犧牲自己的生命。

什麼時候這種對國家浪漫的想法破滅?我也不知道,也許還沒完全破滅,因為當我看到美國人多麼愛國時,忍不住羨慕他們可以這樣愛自己的國家。

馬克思曾批評宗教,認為那是人類的精神鴉片。而他的跟隨者列寧則認為,不需要除掉宗教,因為當人真正的需要被滿足時,自然不需要「鴉片」,宗教會自然而然消失。史達林出於政治的理由,認為宗教會阻礙政府,因此全力剷除。西方的民主國家呢?政府沒有逼迫宗教,而是邊緣化宗教。

當所謂的「宗教」漸漸被逼破和邊緣化後,其他事物試著滿足人類內心深處對「宗教」的需要。對國家的崇拜可以是一種宗教。國家精神是無尚的、民族性是神聖的....透過唱愛國歌取代敬拜、透過對領袖/國家的效忠取代對神祇的效忠。物質消費主義也可以成為一種宗教。物質是唯一真實的,透過消費來敬拜,物質的享受是神聖的。還有很多可以被列舉出來....像是對教育、民主政體、社會正義....。這些東西本身不是邪惡的,然而它們被當作是一種宗教的神祇來敬拜時,sooner or later people will find out that they can't really satisfy their true need。

Thomas Mann is right, 人無法逃脫這種宗教性的天性。所謂無神論者,他們的宗教是無神論;縱情於物質中的人,他們的宗教是物質享受....。人無法把宗教從自己的生活中趕出去,趕走一個,另一個又來,消滅一個,另一個又溜進來。因此問題不是你我有沒有宗教,而是我們的生命是在敬拜什麼。

不可知論

"There is deep skepticism about our ability to know the world, to say anything true, to find a universal value." (by Jennifer Hecht in her book "Doubt-a history")

這是Hecht在評論二十世紀的思想時,所下的評語。自從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以來,人類先後用不同的方法活在自己的幻覺中,幻想自己能看透萬事,摸透萬物的來龍去脈,進而透過科學、理性、政府、市場....來操控一切。

兩次的世界大戰、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機、冷戰、蘇聯瓦解、柏林圍牆倒塌....人類曾經以為能夠理解這世界,用自己的方法掌握,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ㄟ....我突然發現對20歲以下的人,上面那些歷史可能太遙遠。)

於是新一代的人漸漸丟棄上一代的看法,不再認為自己能理解萬事,也放棄在某種程度上想去掌握的心態。事實上,人無法放棄掌控未來的傾向,為了讓自己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所以不斷說服自己,我無法掌握,so why bother tomorrow. 當上一代批評新一代的年輕人不負責任、不為未來著想時,也許他們忘記過去的整個世代在無形當中告訴這新的一代,世界不再你的掌握中。

也許上一代的人看到這會很不服氣,「我怎麼會傳達給下一代這種信息?」「我相信人類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阿,也教導下一代你可以透過學習和努力,開創更好的未來。」Maybe it's not what you say and teach that matters to the next generation, but what your life turns out to be.

「上一代」、「新一代」、「下一代」....我知道這樣分很不負責任,也不準確。I know, but I am not writing an academic essay. I am simply writing down my train of thoughts.

愈來愈少人相信「人能理解萬物」、既然無法理解,又怎能宣稱自己的想法是「真理」?因此現在的年輕人對「絕對」的東西常常是抱持懷疑的態度。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大兒子?

浪子回頭的故事裡,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故事的前半段是隱形的角色,似乎是很乖地履行當兒子的義務,不給父親惹麻煩,當弟弟叛逆時,也沒有阻止或支持。

當叛逆的弟弟揮霍完屬於他的家產,回到家中再次被父親接納時,這位大兒子生氣了,氣父親不但沒有計較,還為這個孽子開桌慶祝。聖經沒有記載這位大兒子心中的OS,但如果有,可能是「早知道我也揮霍我的那一部份!」「父親太偏心了!」「可惡,好處都給弟弟佔了,他又可以揮霍家產,如今又可以恢復兒子的身份,享受父親的產業。」...

今天當我走出某個公園時,突然想到一些朋友,大部分是過去我讀中學時,在教會中「比較不乖」的朋友,這些人大多離開了教會,或已經不再自稱為基督徒。我想到他們,也想到自己和他們相比,的確是比較乖、比較聽話、就算有犯罪,也比較不明顯,程度比較淺....。那一刻,我感覺到自己裡面當大兒子的驕傲和「比較」,認為父神對我好一點是理所當然。父神可以愛那些小兒子,但在程度和祝福上應該要有所區別吧!

雖然每次查經,總會認為自己可能是「大兒子」,需要接受父親的愛,學習接納小兒子,但這是第一次那麼真實的和大兒子認同,也第一次驚覺到我裡面有「大兒子的靈」。

我不經好奇,有多少小兒子正是因為像我這樣的大兒子而離開教會,感到教會只是給「乖孩子」的。我驚訝自己的心態,也驚訝神的愛原來是這麼大,比我想像的還要大。